簡體部首: 艸 ,部外筆畫: 15 ,總筆畫: 18 五筆86: aefj 五筆98: agej 倉頡: tmoa
筆順編號: 122135333412132511 四角號碼: 44264 UniCode: 基本區 U+85F8
【基本解釋】
● 藸
zhū ㄓㄨˉ
◎ 均同“蕏”。
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 其它字義
● 藸
chú ㄔㄨˊ
◎ 均同“蕏”。
【康熙字典】
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藸 ·康熙筆畫:22 ·部外筆畫:16
【唐韻】陟魚切,音豬。【玉篇】藸蒘草。 又【集韻】陟加切,音奓。藸?,亂草。 又直魚切,音除。【爾雅·釋草】菋,荎藸。【郭璞註】五味也。 【集韻】或作蕏。
【說文解字】
【卷一】【艸部】藸
荎藸也。從艸豬聲。直魚切
“藸”讀音寫法
“藸”拼音: zhū chú“藸”註音: ㄓㄨ ㄔㄨˊ
“藸”通用拼音(臺灣省): jhu chú
“藸”註音二式: jū chú
“藸”威妥瑪拼音: chu1 ch'u2
“藸”耶魯拼音: jū chú
“藸”國語羅馬字: ju chw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