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體部首: 夂 ,部外筆畫: 0 ,總筆畫: 3 五筆86&98: ttny 倉頡: he
筆順編號: 354 四角號碼: 27400 UniCode: 基本區 U+5902
【基本解釋】
● 夂
zhǐ ㄓˇ
◎ 從後至。
其它字義
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● 夂
zhōng ㄓㄨㄥˉ
◎ 古同“終”。
English
go; KangXi radical 34【康熙字典】
【醜集中】【夂字部】夂 ·康熙筆畫:3 ·部外筆畫:0
【集韻】陟移切,音㨖。【說文】從後至也。象人兩脛後有推致之者。○按與夊字不同,夊右畫長出於外,夂右畫短縮於中。 又【集韻】古文終字。註詳糸部五畫。
【說文解字】
【卷五】【夂部】夂
從後至也。象人兩脛後有致之者。凡夂之屬皆從夂。讀若黹。陟侈切
“夂”讀音寫法
“夂”拼音: zhǐ zhōng“夂”註音: ㄓˇ ㄓㄨㄥ
“夂”通用拼音(臺灣省): jhǐh jhong
“夂”註音二式: jr jūng
“夂”威妥瑪拼音: chih3 chung1
“夂”耶魯拼音: jr jūng
“夂”國語羅馬字: jyy jo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