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體部首: 艸 ,部外筆畫: 10 ,總筆畫: 13 五筆86&98: abio 倉頡: tnef
筆順編號: 1225253414444 四角號碼: 44331 UniCode: 基本區 U+84B8
【基本解釋】
● 蒸
zhēng ㄓㄥˉ
◎ 熱氣上升:~汽。~騰。~發。~氣(液體或固體因蒸發沸騰或升華而變成的氣體)。~餾。雲~霞蔚。~~日上。
◎ 用水蒸氣的熱力把東西加熱或使熟:~餅。~餃。~籠。
◎ 古代以麻秸、竹木制成的火炬:~燭。
◎ 細小的木柴。
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 漢英互譯
◎ 蒸
braise braize
English
steam; evaporate【詳細解釋】
◎ 蒸 zhēng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烝聲。本義:麻稈)
(2) 同本義 [hemp stalk]
蒸,析麻中幹也。——《說文》。今俗謂之麻骨棓,古燭用之,故凡用麻幹葭葦竹木為燭皆曰蒸。
蒸,炬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故雲燭用蒸也。——《儀禮》疏
(3) 細小的木柴 [small firewood]
共祭祀之薪蒸材木。——《周禮·委人》。註:“給炊及燎,粗者曰薪,細者曰蒸。”
蒸間容蒸然者處下。——《管子·弟子職》。註:“細薪也。”
以薪以蒸。——《詩·小雅》
(4) 又如:蒸薪(木柴)
(5) 以麻秸、竹木制成的火炬 [torch]。如:蒸燭(古指以麻稈、竹木等制成的火炬)
(6) 中藥炮制法之一 [steaming]。將藥物隔水蒸熟,以便於制劑。如茯苓、厚樸蒸後易於切片。或加酒拌蒸,如大黃、地黃經蒸制後,熟大黃的瀉下減弱,熟地黃便成溫性而滋腎補血
詞性變化
◎ 蒸 zhēng
〈動〉
(1) 假借為“烝”。氣體上升 [evaporate]
蒸靈液以播雲。——嵇康《琴賦》。註:“氣上貌。”
陰陽陶蒸。——張華《鷦鷯賦》。註:“氣上山貌。”
日氣蒸雲。——《廣東軍務記》
(2) 又如:蒸樊(熱氣鬱勃上升);蒸鬱(濕氣旺盛上升)
(3) 同“烝”。古代祭祀時以牲之全體置於俎上 [sacrifice]
冬祭曰蒸。——《爾雅》
(4) 又如:蒸禋(祭祀)
(5) 燒煮 [steam]
素湯米飯蒸卷饅頭。——《西遊記》
(6) 又如:蒸粟(蒸熟的粟子是黃色的,因以蒸粟比喻黃色);蒸暑(悶熱,暑熱如蒸);蒸黎(蒸煮野菜)
◎ 蒸 zhēng
〈形〉
(1) 同“烝”。眾,多 [many]
天生蒸民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
立我蒸民。——《列子·仲尼》
莘莘蒸徒。——左思《魏都賦》
(2) 又如:蒸天價(滿天地;通天地);蒸人(眾人);蒸民(眾民,人民);蒸庶(百姓,眾民);蒸黎(民眾)
(3) 熱 [hot]。如:蒸炎(形容氣候悶熱);蒸暑(形容盛暑天氣悶熱);蒸悶(悶熱);蒸溽(濕熱)
(4) 興盛的樣子 [prosperous;thriving]。如:蒸蒸(興盛的樣子)
常用詞組
◎ 蒸餅 zhēngbǐng
[steamed cake] 用發酵的面蒸成的疊層餅,中夾芝麻醬等 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
◎ 蒸發 zhēngfā
[evaporate] 液體蒸騰揮發為水汽的現象
◎ 蒸鍋 zhēngguō
[steamer;pot for steaming food] 用於蒸制食品的鍋
◎ 蒸餾 zhēngliú
(1) [distill]∶加熱液體使變成蒸氣,再使蒸氣冷卻凝成液體,從而除去其中的雜質
一種很容易蒸餾的酒
(2) [still]∶用蒸餾法制造或提取
用發酵好的葡萄酒蒸餾白蘭地酒
◎ 蒸餾水 zhēngliúshuǐ
[distilled water] 用蒸餾的方法取得的水,清潔而不含雜質,多用於醫藥和化學工業
◎ 蒸餾柱 zhēngliúzhù
[distillation column] 一種作為分餾用的蒸餾器
◎ 蒸籠 zhēnglóng
[food steamer] 蒸食物的籠屜
用蒸籠蒸包子
◎ 蒸饃 zhēngmó
[steamed bread]〈方〉∶白饅頭
如今的孩子,蒸饃都不愛吃
◎ 蒸氣 zhēngqì
[vapor] 液體或固體因蒸發、沸騰或升華而變成的氣體
苯蒸氣
◎ 蒸汽 zhēngqì
[steam] 水加熱到沸點所變成的水汽;氣態的水。亦稱“水蒸氣”
◎ 蒸汽錘 zhēngqìchuí
[steam hammer] 靠水蒸汽推動的機器錘,錘頭和汽缸的活塞桿裝置能上下活動,錘制鍛件
◎ 蒸汽機 zhēngqìjī
[steam engine] 由蒸汽驅動或工作的發動機
◎ 蒸散 zhēngsàn
[evapotranspiration] 包括地面蒸發和植物散發在內的土壤水分損失
◎ 蒸食 zhēngshí
[steamed wheaten foods] 蒸熟瞭吃的面食的總稱
◎ 蒸騰 zhēngténg
(1) [transpire]∶水蒸氣從葉片表面或其他部分發散出來
(2) [vapour]∶熱氣上升
◎ 蒸蒸日上 zhēngzhēng-rìshàng
[becoming more prosperous every day] 蒸蒸:上升和興盛的樣子。比喻事情蓬勃發展,日日都有進步
【康熙字典】
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蒸 ·康熙筆畫:16 ·部外筆畫:10
【唐韻】煑仍切,音烝。【說文】折麻中榦也。【詩·小雅】以薪以蒸。【箋】麤曰薪,細曰蒸。【周禮·天官·甸師】帥其徒以薪蒸,役外內饔之事。【疏】自然小者曰蒸也。 又衆也。【詩·大雅】天生蒸民。又地名。【吳越春秋】吳王召公孫聖,使門人提之蒸丘。 又通烝。【爾雅·釋天】冬祭曰蒸。【註】進品物也。 又【類篇】諸應切,音證。氣之上達也。【列子註】溫蒸同乎炎火,音去聲。【潘尼·苦雨賦】氣觸石而結蒸,雲膚合而仰浮。 【羣經音辨】蒸,經典蒸祭之蒸多去草,以此爲薪蒸。
考證:〔【周禮·天官·甸師】帥其徒,以薪蒸役內外饔之事。【註】自然小者曰蒸也。〕 謹照原文內外改外內。註改疏。
【說文解字】
【卷一】【艸部】蒸
折麻中榦也。從艸烝聲。䒱,蒸或省火。煑仍切
“蒸”讀音寫法
“蒸”拼音: zhēng“蒸”註音: ㄓㄥ
“蒸”通用拼音(臺灣省): jheng
“蒸”註音二式: jēng
“蒸”威妥瑪拼音: chêng1
“蒸”耶魯拼音: jēng
“蒸”國語羅馬字: je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