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體部首: 言 ,部外筆畫: 14 ,總筆畫: 21 五筆86: yump 五筆98: yyup 倉頡: yryyb
筆順編號: 411125141432512251454 四角號碼: 00632 UniCode: 基本區 U+8B81
【基本解釋】
● 讁
zhé ㄓㄜˊ 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
◎ 同“謫”。
English
punish; fault, blame, reprove【康熙字典】
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讁 ·康熙筆畫:22 ·部外筆畫:15
【廣韻】同謫。【小爾雅】責也。【詩·邶風】室人交徧讁我。【傳】責也。【周語】秦師必有讁。【註】猶咎也。【前漢·武帝紀】發責吏穿昆明池。【師古註】吏有罪者,發而役之。 又【揚子·方言】過也。南楚以南,凡相非議人謂之讁。【郭註】讁,音賾,謂罪過也。亦音適,罪罰也。 又【集韻】通作適。【詩·商頌】勿予禍適。【毛傳】過也。韓詩雲:數也。【朱傳】適、讁通。【前漢·武帝紀】發天下七科讁出朔方。【史記·大宛傳】作七科適。
“讁”讀音寫法
“讁”拼音: zhé“讁”註音: ㄓㄜˊ
“讁”通用拼音(臺灣省): jhé
“讁”註音二式: jé
“讁”威妥瑪拼音: chê2
“讁”耶魯拼音: jé
“讁”國語羅馬字: j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