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體部首: 心 ,部外筆畫: 7 ,總筆畫: 11 五筆86&98: rrnu 倉頡: qlp
筆順編號: 12133124544 四角號碼: 52332 UniCode: 基本區 U+608A
【基本解釋】
● 悊
zhé ㄓㄜˊ
◎ 敬重:“度周遊魯,魯侯召而~之。”
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◎ 古同“哲”:“視之不明,是謂不~。”
◎ 古同“折”,制。
English
wise. to know intuitively【康熙字典】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悊 ·康熙筆畫:11 ·部外筆畫:7
【集韻】哲,古作悊。【前漢·?法志】聖人旣躬,明悊之性。【五行志】視之不明,是謂不悊。【韋孟·在鄒詩】赫赫天子,明悊且仁。又【漢書】引臯陶謨,知人則哲,亦作則,悊。蓋大篆從心,小篆從口。今文多作哲,隷用小篆也。
【說文解字】
【卷十】【心部】悊
敬也。從心折聲。陟列切
“悊”讀音寫法
“悊”拼音: zhé“悊”註音: ㄓㄜˊ
“悊”通用拼音(臺灣省): jhé
“悊”註音二式: jé
“悊”威妥瑪拼音: chê2
“悊”耶魯拼音: jé
“悊”國語羅馬字: j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