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體部首: 讠 ,部外筆畫: 5 ,總筆畫: 7 五筆86&98: ythf 倉頡: ivos
筆順編號: 4531211 四角號碼: 38711 UniCode: 基本區 U+8BC8
【基本解釋】
● 詐
(詐)
zhà ㄓㄚˋ
◎ 欺騙,用手段誆騙:欺~。~騙。~取。~財。~哄。爾虞我~。~語(騙人的話)。
◎ 假裝:~死。~降。
◎ 古同“乍”,突然。 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
漢英互譯
◎ 詐
cheat pretend swindle
English
cheat, defraud, swindle; trick【詳細解釋】
◎ 詐
詐 zhà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言,乍聲。從言,說明與言論有關。本義:欺騙)
(2) 同本義 [blackmail;cheat;swindle]
詐,欺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詐,偽也。——《爾雅》
匿行曰詐。——《荀子·脩身》
有掎挈伺詐。——《荀子·富國》
繁戰之君,不足於詐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義賞》
無功伐而求榮富,詐也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務本》
相如度 秦王特以詐佯為予 趙城,實不可得。——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
禽獸之變詐。——《聊齋志異·狼三則》
(3) 又如:詐端(訛詐的理由);詐掯(敲詐勒索);詐哄(欺騙);詐偽(欺騙);詐力(詐術與暴力);詐人(專務詐欺作偽的人)
(4) 假裝;冒充 [feign;pretend]
詐自稱公子。——《史記·陳涉世傢》
乃詐稱公子。
詐雲欲降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(5) 又如:詐酒三分醉(喝酒不多卻裝做醉酒);詐使命(假使節;偽裝的使節);詐允(假裝允諾);詐狂(假裝顛狂);詐死(假裝死去);詐癡不顛(假裝癡呆)
(6) 用語言試探,誘使對方露真情 [sound out]
誰不知道李十太爺是能事的!把我一詐,就嚇毛瞭!——《紅樓夢》
(7) 又如:他是拿話詐我
詞性變化
◎ 詐
詐 zhà
〈形〉
(1) 體面;俊俏 [handsome]
打扮的身子兒詐,準備著雲雨會巫峽。——《西廂記》
(2) 矜誇;神氣 [cocky]
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隻待要弄柳拈花,馬兒上扭捏著身子兒詐。——元· 鄭廷玉《看錢奴買冤傢債主》
(3) 不誠實;虛偽 [false; sham]
先詐力而後仁義。——賈誼《過秦論》
常用詞組
◎ 詐唬 zhàhu
[bluff; bluster] 欺騙嚇唬
◎ 詐冒 zhàmào
[falsely claim as one's own]〈方〉∶假冒領取
詐冒和偷盜他全占瞭
◎ 詐騙 zhàpiàn
[defraud; cheat; swindle] 狡詐誆騙
詐騙錢財
◎ 詐晴 zhàqíng
[clear up(after rain)] 久雨暫晴
雨天還有詐晴時
◎ 詐取 zhàqǔ
[defraud] 有意地歪曲真象、欺騙或施加強制性壓力以奪取他人的權利或財產
詐取財物
◎ 詐屍 zhàshī
(1) [feigned corpse which can suddenly stand up to frighten people]∶指死人在入殮前突然站起來的奇怪現象
(2) [a sudden howl of abusive words] 〈方〉∶譏稱人舉止癲狂
◎ 詐降 zhàxiáng
[pretend to surrender] 假意歸順納降
設計詐降
◎ 詐語 zhàyǔ
[falsehood; fabrication] 假話;誑語
【康熙字典】
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詐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側駕切【韻會】側嫁切,?柤zha去聲。【說文】欺也。【爾雅·釋詁】僞也。【正韻】詭譎也。【左傳·宣十五年】我無爾詐,爾無我虞。【禮·樂記】知者詐愚。【疏】謂欺詐愚人也。【周禮·地官·司市】以賈民禁僞而除詐。【疏】使禁物之僞。而去人之詐虛也。【晉書·?法志】背信藏巧謂之詐。【荀子·修身篇】匿行曰詐。【說苑·貴德篇】巧詐不如拙誠。 又卒也。【公羊傳·僖三十三年】詐戰不日。【註】詐,卒也。齊人語也。【疏】春秋之例,偏戰者日,詐戰者月。 又葉側下切,柤上聲。【王安石·寄曾鞏詩】吾能好諒直,世或非詭詐。葉上寫下者。 又葉莊助切,阻去聲。【晉語】詐之見詐,果喪其賂。【呂覽·情欲篇】意氣易動,蹻然不固。矜勢好智,胷中欺詐。 又葉側箇切,音佐。【前漢·敘傳】靡法靡度,民肆其詐。偪上幷下,荒殖其貨。
【說文解字】
【卷三】【言部】詐
欺也。從言乍聲。側駕切
“詐”讀音寫法
“詐”拼音: zhà“詐”註音: ㄓㄚˋ
“詐”通用拼音(臺灣省): jhà
“詐”註音二式: jà
“詐”威妥瑪拼音: cha4
“詐”耶魯拼音: jà
“詐”國語羅馬字: ja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