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體部首: 阝 ,部外筆畫: 9 ,總筆畫: 11 五筆86&98: tkmb 倉頡: hbnl
筆順編號: 32512521452 四角號碼: 27227 UniCode: 基本區 U+9105
【基本解釋】
● 鄅
yǔ 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 ㄩˇ
◎ 中國春秋時國名,故址在今山東省臨沂市北。
◎ 姓。
【詳細解釋】
◎ 鄅 Yǔ 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
〈名〉
周朝國名 [Yu state],在今山東臨沂縣
【康熙字典】
【酉集下】【邑字部】鄅 ·康熙筆畫:16 ·部外筆畫:9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?王矩切,音禹。【說文】妘姓之國。【春秋·昭十八年】邾人入鄅。【註】鄅國,今瑯邪開陽縣。 又姓。【廣韻】鄅子之後,以國爲姓,去邑從禹。 又【韻會】果羽切【五音集韻】俱禹切,?音矩。義同。
【說文解字】
【卷六】【邑部】鄅
妘姓之國。從邑禹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鄅人籍稻。”讀若規榘之榘。王榘切
“鄅”讀音寫法
“鄅”拼音: yǔ“鄅”註音: ㄩˇ
“鄅”通用拼音(臺灣省): yǔ
“鄅”註音二式: yǔ
“鄅”威妥瑪拼音: yü3
“鄅”耶魯拼音: yǔ
“鄅”國語羅馬字: ye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