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體部首: 糹 ,部外筆畫: 3 ,總筆畫: 9 五筆86&98: xgfh 倉頡: vfmd
筆順編號: 554444112 四角號碼: 21940 UniCode: 基本區 U+7D06
【基本解釋】
● 紆
yū ㄩˉ 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
◎ 見“紆”。
English
bend, turn, twist; distort【康熙字典】
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紆 ·康熙筆畫:9 ·部外筆畫:3
【廣韻】憶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邕俱切,?音迂。【說文】詘也。一曰縈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矢人】中弱則紆。【註】紆,曲也。【史記·屈原傳】寃結紆軫兮。【註】紆,屈也。 又【博雅】紆,繩索也。 又姓。【廣韻】後秦有肥鄕侯始平紆邈。 又【集韻】匈於切,音訏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烏侯切,音謳。【類篇】陽紆,山名也。 又【韻補】葉委羽切【馬融·廣成頌】大匈哨後,縕巡歐紆。負隅依阻,莫敢嬰禦。
【說文解字】
【卷十三】【糸部】紆
詘也。從糸於聲。一曰縈也。億俱切
“紆”讀音寫法
“紆”拼音: yū“紆”註音: ㄩ
“紆”通用拼音(臺灣省): yu
“紆”註音二式: yū
“紆”威妥瑪拼音: yü1
“紆”耶魯拼音: yū
“紆”國語羅馬字: i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