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體部首: 氵 ,部外筆畫: 12 ,總筆畫: 15 五筆86&98: ifje 倉頡: ejjb
筆順編號: 441122511123511 四角號碼: 37120 UniCode: 基本區 U+6F6E
【基本解釋】
● 潮
cháo ㄔㄠˊ
◎ 海水因為受瞭日月的引力而定時漲落的現象:~水。~汐。漲~。落~。~汛。~流。~湧。
◎ 像潮水那樣洶湧起伏的:思~。熱~。新~。~紅。~熱。心~澎湃。
◎ 濕:~氣。返~。~濕。
◎ 方言,技術不高:手藝~。
漢英互譯 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
◎ 潮
tide upsurge damp
English
tide; moist, wet, damp; flow【詳細解釋】
◎ 潮 cháo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水,朝聲。本義:海水的漲落)
(2) 同本義 [tide]
潮,水朝宗於海。——《說文》
牛女為江潮。——《春秋·元命苞》
水朝夕而至曰潮。——《初學記卷六水》
有江盜百艘,張幟乘潮,闌入內地。——清· 邵長蘅《閻典史傳》
(3) 又如:大潮,小潮;低潮;退潮;落潮
(4) 比喻大規模的社會變動或運動發展的起伏形勢 [tidal current;social upsurge]。如:風潮;工潮;學潮;暗潮;思潮;怒潮
(5) 氣溫變化或持續一段時間的炎熱或寒冷的天氣 [wave]。如:寒潮;熱潮
(6) 微濕,潮氣 [damp]。如:防潮;回潮;潮潤;火柴受潮瞭
詞性變化
◎ 潮 cháo
〈動〉
兩頰透出 [be suffused with]。如:潮面([某種氣色]湧上面部);潮紅
◎ 潮 cháo
〈形〉
(1) 〈方〉∶成色不足、質量低劣 [low]。如:潮銀(回過爐或成色不好的銀子);潮金
(2) 技術不高的 [inferior]。如:手藝潮
常用詞組
◎ 潮紅 cháohóng
[red color on one's cheeks] 臉頰泛起紅暈
◎ 潮解 cháojiě
[deliquescence] 因空氣中水分含量大而使固體物質溶解的一種現象
◎ 潮流 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 cháoliú
(1) [tide]∶由潮汐引起的水的流動
(2) [flow of the tide; current;trend]∶比喻社會變動發展的趨勢
改革的潮流,不可逆轉
◎ 潮氣 cháoqì
[moisture; dampness; humidity] 指空氣中水分的含量
北京七、八月的空氣中,潮氣較大
◎ 潮潤 cháorùn
(1) [damp]∶潮濕;濕潤
海風輕輕吹來,使人覺得潮潤而有涼意
(2) [full of tears]∶ [眼睛] 含有淚水
說到這兒,她兩眼潮潤瞭,轉臉向窗外望去
◎ 潮濕 cháoshī
[damp; clammy; moist] 含水分比正常狀態下多;濕度大
潮濕的衣服
潮濕的氣候
◎ 潮水 cháoshuǐ
[tidal water; tidewater] 受潮汐影響而定期漲落的水
◎ 潮位 cháowèi
[tide height] 潮水達到的高度
◎ 潮汐 cháoxī
[tidal wave; morning and evening tides] 海水的定時的漲落,由月球和太陽的引力所造成。早潮叫潮,晚潮叫汐
◎ 潮汛 cháoxùn
[spring tide] 每年固定出現的漲潮期
◎ 潮漲潮落 cháozhǎng-cháoluò
[flood tide and low tide] 用潮水的漲落比喻事情的起伏變化
你別著急!辦事很難一帆風順,潮漲潮落,總是難免的
【康熙字典】
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潮 ·康熙筆畫:16 ·部外筆畫:12
【唐韻】直遙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馳遙切,?音晁。【說文】水朝宗於海。【王充·論衡】水者,地之血脈,隨氣進退而爲潮。【初學記】水朝夕而至曰潮。【皇極經世】海潮者,地之喘息也。隨月消長,早曰潮,晚曰汐。 又州名。【廣輿記】本南海揭陽地,隋曰潮州,唐曰潮陽,明爲潮州府。 又伺潮,雞名。【述異記】伺潮雞,潮水上則鳴。 又望潮,魚名,出臺州臨海縣。 【說文】本作?。
“潮”讀音寫法
“潮”拼音: cháo“潮”註音: ㄔㄠˊ
“潮”通用拼音(臺灣省): cháo
“潮”註音二式: cháu
“潮”威妥瑪拼音: ch'ao2
“潮”耶魯拼音: cháu
“潮”國語羅馬字: chau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