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體部首: 門 ,部外筆畫: 8 ,總筆畫: 11 五筆86&98: uujf 倉頡: lscwj
筆順編號: 42543251112 四角號碼: 37506 UniCode: 基本區 U+9610
【基本解釋】
● 闡
(闡)
chǎn ㄔㄢˇ
◎ 說明,表明:~明。~發。~述。~釋。~弘(闡明弘揚)。
◎ 開,開辟:“~並天下”。 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
漢英互譯
◎ 闡
explain
English
explain, clarify, elucidate【詳細解釋】
◎ 闡
闡 chǎn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門,單聲。本義:開,打開)
(2) 同本義 [open]
闡,開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看山倚前戶,待月闡東扉。——唐· 白居易詩
(3) 開辟;開拓 [open up]
闡並天下。——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
(4) 又如:闡辟(開辟,開拓);闡拓(開拓)
(5) 講明白 [explain;expound]
隱則勝闡矣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決勝》
(6) 又如:闡證(闡述證明);闡綜(闡明綜合);闡擇(闡明辨別)
(7) 發揚,發展與提倡 [develop]。如:闡化(宣揚教化);闡究(研究發揚)
常用詞組
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◎ 闡發 chǎnfā
[elucidate] 闡明並發揮
這篇文章闡發瞭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
◎ 闡明 chǎnmíng
(1) [explain;clarify;expound]∶講明
(2) [expose;define;expound]∶說明
闡明瞭他的新主張
◎ 闡釋 chǎnshì
[elucidate;interpret;give a profound;explanation] 闡明陳述並解釋
◎ 闡述 chǎnshù
[expound;elaborate] 闡明陳述
◎ 闡揚 chǎnyáng
[expound and propagate] 闡明並宣揚
闡揚義理
【康熙字典】
【戌集上】【門字部】闡
【唐韻】昌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齒善切,?音幝。【說文】開也。【增韻】闢也。【後漢·班固傳】厥有氏號,紹天闡繹者。【註】闡,開也。 又【增韻】顯也。【玉篇】明也。【易·繫辭】夫易彰往而察來,而微顯闡幽。【註】闡,明也。【書·大禹謨·舞幹羽於兩階傳】修闡文敎,舞文舞於賓主階閒。【春秋·左傳杜序】其微顯闡幽,裁成義類者,皆據舊例而發義,指行事以正褒貶。【揚子·太?經】次六:幽闡積。【註】六爲水稱。幽施祿及下,故闡積。 又【玉篇】大也。【易·豐卦註】闡者,弘廣之言。凡物之大,具有二種,一者自然之大,一者由人之闡弘使大。【書·君?·爾惟弘周公丕訓傳】汝爲政,當闡大周公之大訓。 又廣也。【史記·秦始皇紀】闡幷天下。又【禪梁父註】禪闡廣地土也。 又地名。【左傳·哀八年】夏齊人取讙及闡。【註】闡在東平劉縣北。【後漢·郡國志】益州越巂郡闡。 又【集韻】稱延切,音燀。【陸雲·陸府君誄】瑰光旣耀,靈寶未闡,弗慮皇圖,銜恨殂遷。 又【韻補】葉稱人切,音瞋。【?琳·悼龜賦】探頤索隱,無幽不闡。下方太祗,上配淸純。
【說文解字】
【卷十二】【門部】闡
開也。從門單聲。《易》曰:“闡幽。”昌善切
“闡”讀音寫法
“闡”拼音: chǎn“闡”註音: ㄔㄢˇ
“闡”通用拼音(臺灣省): chǎn
“闡”註音二式: chǎn
“闡”威妥瑪拼音: ch'an3
“闡”耶魯拼音: chǎn
“闡”國語羅馬字: cha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