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體部首: 糹 ,部外筆畫: 12 ,總筆畫: 18 五筆86&98: xkkf 倉頡: vfrrj
筆順編號: 554444251251251112 四角號碼: 26956 UniCode: 基本區 U+7E5F
【基本解釋】
● 繟
chǎn ㄔㄢˇ
◎ 寬松的絲帶。
◎ 舒緩;坦然。
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其它字義
● 繟
chán ㄔㄢˊ
◎ 〔~聯〕連綿不斷的樣子。
【詳細解釋】
◎ 繟 chǎn
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〈形〉
(1) 寬綽,舒緩 [generous]
繟然而善謀。——《老子·七十三章》
(2) 又如:繟然(坦然,寬舒的樣子)
【康熙字典】
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繟 ·康熙筆畫:18 ·部外筆畫:12
【廣韻】昌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齒善切,?音闡。【說文】帶緩也。【博雅】繟繟,緩也。【廣韻】寬綽。 又【廣韻】徒幹切【集韻】唐幹切,?音壇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尺繟切。又時戰切。義?同。 又【集韻】黨旱切,音亶。通作嬗。 又【集韻】時連切,音鋋。繟聯,不絕貌。
考證:〔【集韻】尺戟切。〕 謹照原文尺戟切改尺繟切。
【說文解字】
【卷十三】【糸部】繟
帶緩也。從糸單聲。昌善切
“繟”讀音寫法
“繟”拼音: chǎn chán“繟”註音: ㄔㄢˇ ㄔㄢˊ
“繟”通用拼音(臺灣省): chǎn chán
“繟”註音二式: chǎn chán
“繟”威妥瑪拼音: ch'an3 ch'an2
“繟”耶魯拼音: chǎn chán
“繟”國語羅馬字: chaan char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