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體部首: 亻 ,部外筆畫: 17 ,總筆畫: 19 五筆86&98: wqky 倉頡: onri
筆順編號: 3235251153535251354 四角號碼: 27213 UniCode: 基本區 U+5133
【基本解釋】
● 儳
chán ㄔㄢˊ
◎ 不整齊。
其它字義
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● 儳
chàn ㄔㄢˋ
◎ 茍且,不嚴肅。
English
obstinate; stupid; uneven; mix【康熙字典】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儳 ·康熙筆畫:19 ·部外筆畫:17
【廣韻】士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鋤咸切,?音讒。【說文】儳,互不齊也。 又師次不整。【左傳·僖二十二年】宋公及楚人戰於泓。司馬子魚曰:聲盛致志,鼓儳可也。【註】乗其陣未成列,急攻之也。 又疾也。【後漢·何進傳】進驚馳,從儳道歸營。 又【廣韻】儖儳,惡貌。 又【集韻】仕懺切【韻會】仕陷切,?音䪌。輕言也。 又【禮·表記】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,如不終日。【註】謂茍且不整肅也。鄭氏曰:可輕賤之貌。 又【集韻】初鑒切,音懺。亦不齊也。又雜言也。【禮·曲禮】毋儳言。 又蒼鑒切。蹔也。
考證:〔【左傳·僖二十二年】宋公及楚人戰於泓。司馬子魚曰,聲盛致氣,鼓儳可也。〕 謹照原文致氣改致志。
【說文解字】
【卷八】【人部】儳
儳互,不齊也。從人毚聲。士咸切
“儳”讀音寫法
“儳”拼音: chán chàn“儳”註音: ㄔㄢˊ ㄔㄢˋ
“儳”通用拼音(臺灣省): chán chàn
“儳”註音二式: chán chàn
“儳”威妥瑪拼音: ch'an2 ch'an4
“儳”耶魯拼音: chán chàn
“儳”國語羅馬字: charn chan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