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體部首: 糹 ,部外筆畫: 8 ,總筆畫: 14 五筆86&98: xooy 倉頡: vfff
筆順編號: 55444443344334 四角號碼: 29989 UniCode: 基本區 U+7DC2
【基本解釋】
● 緂
tián ㄊㄧㄢˊ
◎ 衣服色彩鮮明。
◎ 古書上說的一種紡織品。
◎ 緝,搓:“~麻索縷。”
其它字義
● 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 緂
tǎn ㄊㄢˇ
◎ 蒼白色。
其它字義
● 緂
chān ㄔㄢˉ
◎ 女衣。
【康熙字典】
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緂 ·康熙筆畫:14 ·部外筆畫:8
【廣韻】他酣切,音聃。【說文】白鮮衣貌。謂衣采色鮮也。【淮南子·汜論訓】緂麻索縷。 又【廣韻】處占切,音幨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充含切。又充甘切。義同。 又【廣韻】吐敢切,音菼。靑黃色。【類篇】帛騅色。
【說文解字】
【卷十三】【糸部】緂
白鮮衣皃。從糸炎聲。謂衣采色鮮也。充三切
“緂”讀音寫法
“緂”拼音: tián tǎn chān“緂”註音: ㄊㄧㄢˊ ㄊㄢˇ ㄔㄢ
“緂”通用拼音(臺灣省): tián tǎn chan
“緂”註音二式: tián tǎn chān
“緂”威妥瑪拼音: t'ien2 t'an3 ch'an1
“緂”耶魯拼音: tyán tǎn chān
“緂”國語羅馬字: tyan taan ch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