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體部首: 見 ,部外筆畫: 5 ,總筆畫: 12 五筆86&98: hkhq 倉頡: yrbuu
筆順編號: 212512511135 四角號碼: 26612 UniCode: 基本區 U+8998
【基本解釋】
● 覘
chān ㄔㄢˉ 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
◎ 見“覘”。
English
peek; spy on, watch; investigate【康熙字典】
【酉集上】【見字部】覘 ·康熙筆畫:12 ·部外筆畫:5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癡廉切【正韻】蚩占切,?諂平聲。【說文】窺也。【左傳·成十七年】公使人覘之信。【禮·檀弓】善哉覘國乎。 又【廣韻】?也。【舊唐書·職官志】覘?姦譎。 又【集韻】或作沾。【禮·檀弓】我喪也斯沾。【註】沾、覘同。 又或作佔。【禮·學記】呻其佔畢。【註】佔,視也。?謂之畢。 又或作䀡。【類篇】闚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凡相竊視,南楚或謂之䀡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敕豔切,諂去聲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醜琰切,音諂。視也。 又【類篇】都含切,音耽。緩頰也。一曰舉首。 又【字彙補】公低切,音稽。【唐蘇遡·朝覲壇頌】覘虞氏。
【說文解字】
【卷八】【見部】覘
窺也。從見占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公使覘之,信。”救豔切
“覘”讀音寫法
“覘”拼音: chān“覘”註音: ㄔㄢ
“覘”通用拼音(臺灣省): chan
“覘”註音二式: chān
“覘”威妥瑪拼音: ch'an1
“覘”耶魯拼音: chān
“覘”國語羅馬字: ch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