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體部首: 阝 ,部外筆畫: 13 ,總筆畫: 15 五筆86&98: kkkb 倉頡: rdnl
筆順編號: 251251251123452 四角號碼: 67927 UniCode: 基本區 U+9135
【基本解釋】
● 鄵
cào 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 ㄘㄠˋ
◎ 古地名,中國春秋時屬鄭,在今河南省新鄭、魯山二縣之間。
◎ 姓。
【康熙字典】
【酉集下】【邑字部】鄵 ·康熙筆畫:20 ·部外筆畫:13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七到切,音造。地名。【春秋·襄十七年】鄭伯髠頑卒於鄵。【註】鄭地。 又【集韻】千遙切,音鍫。蘇遭切,音騷。倉刀切,音操。倉含切,音參。義?同。
“鄵”讀音寫法
“鄵”拼音: cào“鄵”註音: ㄘㄠˋ
“鄵”通用拼音(臺灣省): cào
“鄵”註音二式: tsàu
“鄵”威妥瑪拼音: ts'ao4
“鄵”耶魯拼音: tsàu
“鄵”國語羅馬字: tsa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