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體部首: 立 ,部外筆畫: 5 ,總筆畫: 10 五筆86&98: uug 倉頡: ytyt
筆順編號: 4143141431 四角號碼: 00118 UniCode: 基本區 U+7ADD
【基本解釋】
● 竝
bìng ㄅㄧㄥˋ 更多繁體字:https://www.fantizi.com.cn/
◎ 同“並”。
English
to combine, annex; also, what's more【康熙字典】
【午集下】【立字部】竝 ·康熙筆畫:10 ·部外筆畫:5
【廣韻】蒲迥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部迥切,?音倂。【類篇】倂也,比也,皆也,偕也。【書·立政】以竝受此丕丕基。【詩·齊風】竝驅從兩肩兮。【禮·禮運】聖人參於天地,竝於鬼神。 又【類篇】蒲浪切,傍去聲。近也。【晉書·百官志】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,散騎竝乘輿車。 又連也。【史記·大宛傳】竝南山。【前漢·郊祀志】北竝勃海。 又【類篇】部滿切,讀如伴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牂柯郡屬縣。【註】竝,音伴。 亦作並。
【說文解字】
【卷十】【竝部】竝
併也。從二立。凡竝之屬皆從竝。蒲迥切
“竝”讀音寫法
“竝”拼音: bìng“竝”註音: ㄅㄧㄥˋ
“竝”通用拼音(臺灣省): bìng
“竝”註音二式: bìng
“竝”威妥瑪拼音: ping4
“竝”耶魯拼音: bìng
“竝”國語羅馬字: binq